7月8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云上文旅学院“大咖开小会”,开启了第四季“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七期课堂,特邀半岛体育登录,半岛体育平台副院长、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全国旅游行指委休闲专业委员会主任符继红教授分享了《康养旅游(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
符老师从康养旅游概念探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讲解。
康养旅游的官方概念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提出,认为应该“利用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卫生设施,特别是矿泉水和气候”发展旅游。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出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 051-2016)把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打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在学术界,普遍将康养解读为健康和养生的集合,重点在于生命养护之上,用健康和养生的概念来理解康养的内容;在产业界,倾向于将康养等同于大健康,重点是把养解读为“养老”,认为康养是健康与养老的统称;在行为学上,将康养看作一种行为活动,是维持身心健康状态的集合,从更一般的角度来看待:康是目的,养是手段;在生命学上,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长度,二是生命丰度,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度,三是生命自由度。
符老师认为康养旅游有四个特征,分别是以健康为主题、逗留时间长、专业性强以及反向流动。可分为“康”模式旅游、“养”模式旅游。其中“康”模式旅游具体可分为优质医疗、廉价医疗、特色专科医疗、产业发展四种类型;“养”模式旅游具体可分为“理疗+旅游”“美容+旅游”两种类型。
欧美国家康养旅游诞生时间更长、历程更长、发展程度更高,现阶段仍是最大的客源输出地区。因此,欧美国家的康养旅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其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可归纳三种:以“医治”为单一形式的“康”旅游模式;以“医疗资源”为核心、“疗养”为辅助的“康”“养”双轨发展模式;“康养”元素为主、“旅游”元素为载体的康养旅游模式。
受惠于独特的自然资源、神秘的东方文化、蓬勃发展的医疗保健技术以及更低的成本,东南亚、日本、韩国成为举世文明的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康养旅游已然成为多国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乃至上升为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主要的康养旅游客群仍以出境接受更为先进的医疗技术的“康”旅游(即医疗旅游)为主,在境内则侧重养老及疗养的“养”旅游(即养生旅游)相关产业。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了极具当地自然或人文特征的康养旅游产品。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康养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康养旅游需求不断细化,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从年龄角度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中年为辅,且中老年市场的休闲度假消费数量较大,消费需求多为医疗、延年益寿;从性别角度来看,以女性市场为主、养生保健消费较大,其养生商品的购买力较强;从商务市场角度来看,养生保健消费量大、对养生餐饮要求较高,消费者较为注重生态养生场所的档次规格,消费额较高。
另外,对于康养旅游教育现状,符老师指出,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可从不同的岗位群介入康养旅游行业。如本科层次上,可分为休闲体育活动组织、指导与服务,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休闲体育市场开发、运营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营与管理等不同的岗位群,可匹配诸如教练员、裁判员、户外休闲活动指导员、健身教练、旅游规划师、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企业经理人员等不同的岗位。
总体来说,目前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可归纳为:逐步形成产业体系、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本土康养休闲旅游文化逐渐形成、核心吸引物带动康养旅游持续发展的效应明显等。
符老师认为,康养旅游发展存在五方面问题,分别是:各地产业促进政策冷热不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激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缺口较大,供不应求态势明显;康养旅游类专业设置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关,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康养旅游专业设置之后,相关专业点数量分布不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满意度较高,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疫情爆发促进康养旅游朝“大健康”与“大养生”两大新康养元素纵向融合的同时,也向智慧健康、生活方式等领域横向延伸。呈现出六大趋势,分别是:以健康中国为核心,跨产业、泛行业政策深度融合助力康养旅游发展;不同年龄层人群对健康的理解及对康养需求的变化助推康养旅游产品迭代;自然、人文及康养元素植入推动康养旅游产品元素的年轻化及多元化;产品组合逐渐发展,市场主体联合发展,供应来源多元发展;金融支持康养旅游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缺失元素逐渐完善,康养旅游发展逐步规范化。
未来,政府要从“事业”“产业”两个角度对康养旅游精准施策。如从“事业”角度,推动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康养旅游目的地形象,开展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从“产业”角度,推行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政策,服务质量标准政策、产业要素支撑政策等。